。毕竟当下房地产企业资金紧张,能按时交房就谢天谢地,哪还顾得上质量?事实真是如此吗?我们今天就来深度剖析中国房地产未来几年的质量状况,以及行业的发展走向。
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:如今新建的房子,软件部分或许存在各种隐患,但硬件部分的安全性依旧有保障。像楼房坍塌这类严重事故,仍是极小概率事件。
自2014年起,中国对建筑质量实行终身追责制,在结构安全问题上偷工减料,风险与收益严重失衡,实在不划算。再加上建筑工艺慢慢的提升,从安全角度考量,还是比较可靠的。
房子建成后,验收环节层层把关。首先是开发商携施工、监理、勘察、设计五方进行竣工验收,紧接着政府的质监、规划、人防、公安、消防、环保等部门开展专项验收。此外,供电、卫生站、档案馆、燃气、防雷、给排水、电信等各方也去参加了。参与方众多,想蒙混过关难上加难。
而且开发商、施工方、监理、勘察、设计这五方,表面一团和气,私下里却互相看不顺眼。开发商觉得各方都在烧他的钱,施工方嫌弃监理总挑刺,设计和勘察抱怨钱少事多,监理则指责施工方不按规范施工、一味赶进度。
这种微妙的制衡关系,反倒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保障了建筑整体的结构的质量。毕竟偷工减料省下的钱,还不够打通各方关系,倒不如把主体结构建得牢固些。
话虽如此,当前建房速度过快、工期过短仍是明显问题。赶工不仅让工人疲惫不堪,前期的勘察研究也难以做到严谨细致,规划有可能会出现失误,设计常常直接套用模板,不够周全。
俗话说 “慢工出细活”,正因如此,虽大的安全问题没有,但在一些非安全相关的方面,开发商能省则省。比如绿化工程,宣传时承诺的三四百一棵的银杏树,最后可能换成几十块一棵的洋槐;说好的大树,实际栽下的却是小树,绿化能达到宣传的一半,就算开发商有良心了。
防水方面同样堪忧,中国建筑防水造价仅占整个工程的2%,而国外普遍在8%-10%。这就导致中国的房子用不了几年,漏水问题频发。还有配电、供水、电梯、小区道路照明等表面看不到的隐形工程,刚交付时看似没问题,但因使用了廉价材料,没几天就故障不断。
2024年,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07661亿元,比上年下降17.0%。据专业机构中性情形下的预计,2025年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5.6%,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下降8.7%。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,而其中精装房问题逐渐凸显,或将成为影响市场的主要的因素之一。
如今精装修的房子为何饱受诟病?买精装修房是不是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当 “韭菜”?买卖双方心里都门儿清。可奇怪的是,精装修房的占比却慢慢的升高。在2024年,百强房企新开盘的全装修建面比例为46.13%。其中一线%,二线%,三四线%。
按理说,精装修具有统一采购、统一施工的优势,成本能节省一半,垃圾处理也更方便,入住后还能免受邻居装修噪音的困扰,所以在国外,买房大多是精装修交付。但在中国,精装修却声名狼藉,业内人士都清楚其中猫腻,为何这种 “坑人” 的现象还屡禁不止呢?
这背后是多方妥协的结果。根源要追溯到2015 - 2017年那波房价飞涨,房价几乎一天一个价,购房者生怕晚一个月出手,就少买一个卧室。为调控房价,上级下达指标,各地纷纷出台限价政策,给楼盘最高价设限,有效遏制了房价上涨。
然而房价能限,地价却不能限,毕竟地方财政收入大半依赖土地出让,如果地价降低,财政收入必将大受影响,谁都不愿自降收入,所以地价仍在上涨。
同年为抑制炒房行为,各地要求开发商直接售卖精装修房。初衷是增加炒房客的持有成本,让闲置的房子因装修贬值,同时也为自住购房者提供便利。这两个规定单独看都挺合理,可放在一起,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 “化学反应”。
房价被限死,地价却持续攀升,开发商建房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,甚至无利可图。好在有精装修这一 “出路”,开发商便在装修环节寻求利润。毕竟装修费用不计入房价,房价看似没涨。
比如,一套市场价4万一平的房子,限价3万五,开发商就加个6000块钱的装修费,总价依旧高于4万。一般的情况下,6000块一平米的装修能打造出豪宅标准;批量装修的线块一平也能装出十分好的效果。
但实际很多项目中,4000块的装修标准,开发商最后可能只投入800块一平的成本,这样装出来的房子自然让业主大失所望,开发商还感觉自己亏了。原本毛坯房就值4万一平,现在加上装修才4万,还觉得是白送装修,爱买不买。
当时房价持续上涨,购房者也只能无奈接受。如此一来,开发商糊弄装修公司,装修公司为控制成本只能偷工减料,业主住得糟心却又不得不买,各方都清楚这是个 “坑”,却无力改变。
至于这其中的问题根源,我暂不给出结论,但可以为大家揭晓房地产接下来的三个发展趋势。这就为为大家剖析中国房地产的未来走向,以及这与普通人有何关联。
首先,在2024年7月份召开的第二十届三中全会上,写入了“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”,文件明确“到2029年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”,意味着房地产税从2024年真正开始启动,将在未来5年内全面落实。
这就意味着房产税一旦全面落实,不但可以调节社会财富分配,拥有多套房产的人需要缴纳更多的税款,这笔收入还能够适用于改善公共服务、支持保障房建设等,从而间接惠及中低收入群体,促进社会公平。
其次,期房短期内不会取消。原因与上述类似,房地产行业已处于压力临界点,政府接连出台扶持措施,不可能在此时 “断了” 地产商的资产金额来源。尽管大家对期房诟病颇多,但短期内确实没有办法进行调整。
有趣的是,期房制度放大了地产商的借贷规模,原本建好才能卖的楼,现在提前从消费者手中借钱来盖,过度扩张和信贷正是地产商陷入困境的根源。然而当资金紧张时,这个 “病灶” 却不能轻易触碰,否则会引发行业 “暴毙”。
最后一点或许出乎很多人意料,我认为未来房地产会逐渐向社会公共事业靠拢,就像水电、粮食一样。商品房的概念可能不再是市场主流,不过这一趋势的形成需要10年甚至更久。
如果政府不再过度依赖土地财政,能够有效控制地价,再加上国企主导房地产建设,那么房价有望像猪肉、水电煤气、高铁票价一样,成为一种基础社会服务,回归到老百姓可承受的合理价位。
其实钢筋水泥成本并不高,2000块一平米的建筑成本,足以盖出质量上乘的房子,土地本身也不应被过度炒作。以北京为例,平原面积约为6390.3平方公里,城市建成区面积约为1289.3平方公里。据2023年数据,海淀区农用地共20792.0公顷,即207.92平方公里。
其他城市也存在类似土地利用情况。可见从土地资源角度来看,有一定的空间可挖掘利用。只要房子不再过度与税收、信贷等资本概念紧密捆绑,回归居住本质,它本不该成为让人望而却步的奢侈品。
如今我们甚至难以界定房子究竟是普通商品,还是人人应享有的基本生存物资。当然我并非说未来房子会免费发放,就像大米、水电虽是公共事业,仍需花钱购买一样。
但倘若有一天,年轻人不再为买房发愁,能轻轻松松实现购房梦想;人与人之间不再以房子数量来衡量身份高低;我们无需为还房贷而节衣缩食,牺牲其他生活质量,那时我们才可以真正共享经济发展的丰硕成果。
4000的标准800的成本,至少在北上没见过,人力材料成本利润也不可能支撑此现状存在
3·15晚会丨只打开水龙头,收费100元?“维修刺客”啄木鸟,维修乱象何时“修”?
“啄木鸟家庭维修,除了感情不能修,啥都修,修,不仅能修还能洗。”和企业在网络上的火热宣传同步,近一年来,“3·15”晚会和《财经调查》栏目接到大量花了钱的人啄木鸟家庭维修平台的投诉。无病乱修、小病大修、乱收费,坑骗消费者的情况时有发生。
重磅!李嘉诚旗下长和公布:全球53个港口贡献453亿港元收入,吞吐量达8750万个标准货柜,公司净利润207亿港元
2024年度公司总营收4766.8亿港元,同比增长3.3%。按IFRS16前基准,普通股股东应占基本溢利为港币207.7亿元,与2023年相比,以当地货币计算下跌10%。
杜玉波。图据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网站3月20日,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消息,十三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杜玉波涉嫌受贿一案,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,移送检察机关审核检查起诉。日前,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杜玉波作出逮捕决定。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,杜玉波曾任教育部副部长。
#金秀贤方面准备道歉,并准备公开金赛纶在金牌经纪公司期间曾试图割腕的内容,#金秀贤方称金赛纶酒驾前已重度抑郁。
赵露思3大社交平台关注已清空,全网关注只剩14个,记者致电赵露思工作室暂未回应#赵露思 @赵露思
女子被拔错牙后坠亡,家属发声:她曾多次致电当地卫健委,卫健委屡次不来,让其大事化小;媒体探访:事发医院口腔科正常开诊,涉事医生已停诊。(剪辑:鲲鹏)#拔牙
马来西亚批准重启MH370搜寻 若寻获须支付逾5亿元#马来西亚 #MH370 #失踪 #搜寻 #马航
“确实没钱了”!知名车企三大工厂已停摆,高管现场爆料:我们工资也欠着,尽量确保车主一些基本的东西!公司此前3年亏超180亿元
据21世纪经济报道,现场哪吒高管在会议现场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称,这场会议是哪吒和供应商在探讨自救方案,“大家一起共渡难关,这里面不是一个对立的关系,如果哪吒倒闭了,那就是0,什么都收不到,我们也一样,工资也欠着,我们大家都希望这个企业能恢复过来,能够往前走。”
违规收受礼品、礼金,四川自贡市蜀光中学原党委书记、校长蒯晓牛被开除党籍和公职
据自贡市纪委监委消息:日前,经自贡市委批准,自贡市纪委监委对自贡市蜀光中学原党委书记、校长蒯晓牛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。
3月20日,红星新闻记者从多名受害者家属处了解到,“湖南耒阳某村小校长被指性侵多名学生”一案二审今日在当地开庭审理。
近年来,伴随国家安全教育的不断深入,全民维护国家安全意识慢慢地加强,慢慢的变多的快递从业人员能够关注辨别禁寄物品、可疑人员,积极向国家安全机关反映,为及时遏止非法寄递,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大批舰机突然现身台海,将台岛团团包围,然而战机刚起飞却发现连个人影都没有,退役少将栗正杰更是直呼情况不妙,那么这次的行动究竟有何不同?